藥材的品質從源頭就開始決定。挑選無病蟲害、無損傷,形態飽滿的新鮮藥材,剔除雜質與殘次品,是烘干的首要步驟。比如金銀花,要選擇未完全開放的花蕾,此時有效成分含量最高。
根據藥材特性進行清洗,去除表面泥沙、灰塵。根莖類藥材可能帶有較多泥土,需仔細沖洗;花類藥材則需輕柔處理,避免損傷。清洗后,根據需要對藥材進行切片、切段、去核等預處理。像人參,切成薄片后能加快烘干速度,提升烘干效果。
烘干設備的類型直接影響藥材烘干質量。常見設備有熱風烘干箱、真空烘干機、微波烘干機等。熱風烘干箱成本較低,適用于大多數藥材;真空烘干機能在低溫下烘干,最大程度保留熱敏性藥材的有效成分;微波烘干機烘干速度快,但設備成本較高。例如,烘干枸杞,可采用熱風烘干箱,既能保證品質,又經濟實惠。
不同藥材對烘干溫度、時間和濕度要求各異。一般來說,初始溫度不宜過高,防止藥材表面結殼,阻礙內部水分蒸發。比如菊花,初始溫度控制在 40℃ - 50℃,隨著烘干進程,逐漸將溫度提升至 60℃左右。烘干過程中,需實時監測濕度,及時排出濕氣,保證烘干環境干燥。
在烘干過程中,適時翻動藥材,確保受熱均勻。尤其是堆積較厚的藥材,若不翻動,容易出現局部烘干過度或烘干不足的情況。對于烘干過程中變形或粘連的藥材,要及時進行調整,保證烘干質量。
烘干完成后,讓藥材自然冷卻,避免因溫度驟變影響品質。部分藥材烘干后過于干燥,需進行適當回潮處理,使其達到適宜的含水量,便于儲存與加工。例如,當歸烘干后,可放置在相對濕度較高的環境中回潮 2 - 3 天。
冷卻回潮后,對藥材進行篩選,去除烘干過程中產生的碎屑、雜質。選擇合適的包裝材料,如防潮袋、真空包裝袋等,將藥材密封包裝,放置在干燥、陰涼處儲存。
藥材烘干是一項技術活,每一個環節都關乎著藥材的質量與藥效。掌握正確的烘干流程,既能保障藥材品質,也能為中醫藥產業的發展貢獻一份力量。